时间: 2025-08-06 22:05:35 | 作者: 爱游戏体育平台赞助马竞
当然了,明面上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,指责印度关税壁垒太高,搞贸易不公平。但谁都看出来,这不过是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”的老套路。真正的靶心,是印度购物车里的俄罗斯石油。
这事儿一出,圈子里立刻就炸了锅。为啥?因为这不仅仅是美国和印度之间的恩怨,更像是一个信号弹,打给全世界看的。尤其是,另一个“俄油大买家”——咱们中国,也被直接点了名。
说白了,印度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玩的是一套“左右逢源”的太极推手。一边是美国印太战略里的香饽饽,被拉着搞“美日印澳”四方机制;另一边,它跟俄罗斯的交情也是实打实的,军火库里一堆“俄国货”,能源上更是买得不亦乐乎。
俄乌冲突之后,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搞全面封锁,俄罗斯的石油卖不出去,只能打折出售。这对于印度这种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,简直是天上掉馅饼。有便宜不占,那不是傻吗?所以,印度顶着西方的压力,开足马力狂买俄油。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印度现在每天要从俄罗斯进口超过210万桶原油,已超越中国,成了全球最大的俄罗斯海运原油买家。
你想啊,俄罗斯靠着卖油的钱,继续在战场上撑着,这让一心想拖垮俄罗斯的美国能不急吗?可直接跟俄罗斯动手,他又不敢。那怎么办?只能拿这些“不听话”的买家开刀,搞所谓的“长臂管辖”。
这次对印度动手,就是典型的“杀鸡儆猴”。美国国会那边还在琢磨一个更狠的法案,授权总统可以对买俄油的国家征收最高500%的“二级关税”。你瞅瞅,这哪是做生意,这分明就是明抢了。
不过,印度也不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。之前北约警告印度的时候,印度外交部的回应就很有意思,他们说“保障本国人民的能源需求是第一个任务”,还反过来指责西方搞“双重标准”。这话翻译过来就是:你们自己冬天冷的时候偷偷买俄罗斯天然气就行,我为了国家发展买点便宜油就不行?凭什么?
这种“硬气”,本质上是一种精明的摇摆。印度知道,美国需要它在地缘上牵制中国,所以不敢把它逼得太死。它现在表现出强硬,更多的是为了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多要点筹码,缓解一下关税的压力。它不是真的想跟美国彻底翻脸,更像是在走钢丝,想在几个大国之间寻找自我的最佳位置。
几乎就在特朗普宣布制裁印度的同时,刚刚在瑞典结束的中美经贸谈判,也传出了火药味十足的消息。美方的谈判代表,财政部长贝森特,在会后直接对媒体放狠话:如果中国不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,那么等着中国的,可能就不是25%了,而是高达100%甚至500%的惩罚性关税。
这话的分量,可比对印度的重多了。显然,在美国的战略棋盘里,中国才是那个真正的“终极目标”。
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威胁,咱们中方的回应可以说是不卑不亢,滴水不漏。外交部的发言人说:“进口俄罗斯石油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合理选择。” “中方将依据自己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。”
第一层意思:我们的能源饭碗,必须端在自己手里,你美国管不着。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居,我们有几千公里的边境线,通过管道买油买气,既方便又稳定,这是地缘优势决定的。更何况,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是签了长期协议的,用本币结算,还能绕开美元霸权,一举多得。这种基于国家战略安全的布局,怎会是因为你一句威胁就改变?
第二层意思:你那套极限施压的数字游戏,我们已看腻了。从24%到100%,再到耸人听闻的500%,这数字变得跟闹着玩似的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美国人自己心里也没底,就是想通过这一种虚张声势的恐吓,逼我们就范。咱们的态度很明确:你想谈,可以,但想靠吓唬人处理问题,门儿都没有。
就在中美瑞典谈判这个节骨眼上,另一件事也悄然发生了。中俄两国国防部联合宣布,“海上联合-今”军事演习将于8月拉开大幕。这次演习的地点非常有讲究,不光在中国近海,还要扩展到太平洋部分海域。演习完了,一部分舰艇还要搞联合巡航。
虽然官方说法是“不针对第三方”,但这一段时间点,这个地点,你品,你细品。这不就是用实际行动在告诉某些人:我们的战略协作,坚如磐石,不是你几句关税威胁就能挑拨离间的。
军事上秀肌肉,经济上我们同样有反制的底牌。还记得前段时间咱们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吗?那效果是立竿见影,直接打在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七寸上。还有咱们连续几个月减持美债,直接推高了美国的借贷成本。这些牌,都还在我们手里攥着呢。
所以,当中方谈判代表在瑞典说出那句“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”时,潜台词就是:我们的反制工具箱已经打开了,何时用,用哪个,我们说了算。这是一种战略定力,更是一种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的自信。
就在贝森特在瑞典对着记者放狠话,特朗普在网上大肆攻击的时候,一支由美国十几家顶尖企业组成的豪华代表团,却悄悄抵达了北京。带队的是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主席芮思博,成员包括苹果、波音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。
这种“上头在吵架,下面在谈情”的拧巴局面,把美国当前的困境暴露无遗。政府里的政客们,为了选票,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,必须表现出对华强硬。但对于真正做生意的企业来说,中国是他们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市场。苹果的手机要在这里生产销售,波音的飞机要卖给中国的航空公司,他们的身家性命和真金白银,都和中国市场深度捆绑。
所以,特朗普在那边吹嘘自己在谈判中占了多大优势,这边美国企业界的精英们就用脚投票,直接飞到北京来示好。这脸打得,啪啪响。这也说明,想让中美彻底“脱钩”,根本不现实。资本是逐利的,企业是要赚钱的,政治的喧嚣,终究是要回归到经济的现实。
绕了一大圈,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:美国对印度的惩罚性关税,只是一个开始吗?中国会是下一个吗?
从目前的局势看,围绕俄罗斯石油的这场全球博弈,远未结束。美国对印度的“试水”,意在敲山震虎。但它显然低估了两件事:一是世界各国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决心;二是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和手段。
世界已经不是那个美国一呼百应的时代了。你看,就连欧洲,嘴上跟着美国喊制裁,但最新一轮的制裁方案里,已不再提禁止成员国购买俄罗斯能源了,德国工商界的大佬也公开表示“不会再跟随美国制裁中国”。金砖国家则在加速“去美元化”,用本币结算石油贸易,正在挖美元霸权的墙角。
全球的供应链和贸易秩序,正在发生深刻的、不可逆转的重构。它不再围绕着华盛顿的指挥棒转,而是朝着更加多元、更平衡的方向发展。
中国网. 李成钢: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%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.